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学习交流学习交流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新进展研讨会”

信息来源:微生物检验科 发布时间:2014-07-2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全球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病原体基因组的变迁,肠道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新的科学难题。为了促进疾控、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全面了解我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当前存在问题和防制技术新进展,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713-16日在深圳市大梅沙芭提雅酒店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新进展研讨会”。来自全国14个省(含直辖市)22个城市的205名成员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邀请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院士、副所长阚飚研究员、应急室主任景怀琦研究员、鼠疫室主任李伟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肠道传染病室张静研究员,浙江大学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方维焕教授,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庆阁教授及深圳市肠道传染病防制相关领域的专家做专题讲座。市卫计委副主任张丹、疾控处处长张英姬、副处长邹璇及市疾控中心主任程锦泉出席了会议。

W020140729564278943292.jpg

  专家们的讲座精彩纷呈。宏观方面,徐建国院士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中国细菌性传染病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细菌性传染病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和国内前沿研究成果,指明了细菌性传染病识别技术和方法的努力方向,并展示了“中国病原菌识别网”蓝图。阚飚副所长就《我国腹泻病的监测技术策略 — 应努力的方向》主题作了精彩报告,让学员了解了我国霍乱近期流行特点、开展霍乱监测与暴发溯源的策略、当前我国腹泻病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我国腹泻病监测应发展的技术策略,并明确了建立敏感的腹泻病监测需要努力的方向。张静研究员结合国内外监测系统及防控措施汇报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形势和防控策略》。市疾控中心程锦泉主任介绍了《深圳30年来环境变迁、疾病变化和对策》;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汉武报告了《深圳市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对策》。

  针对特定的病原研究,专家们深入浅出作了精彩报告:景怀琦研究员《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例说明细菌性传染病的监测和检测的重要性》的报告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学员们对李伟研究员的《类鼻疽感染和流行病学分析》报告也颇感兴趣;方维焕教授在《副溶血弧菌分子流行病学及其毒力因子研究进展》专题中呈现了他的团队在副溶血弧菌方面的深入研究。

  在实验室技术方面,李庆阁教授和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们也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的郑跃杰主任介绍了《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进行了精彩的案例分享。此外,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和免疫规划科的专家们从医院感染性疾病相关科室管理、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应用角度介绍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围绕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主题,从国家层面宏观前沿的细菌性传染病研究进展、腹泻病监测策略到肠道传染病的具体诊断、治疗、病原体快速诊断和分子分型、现场调查、疫苗的运用,系统地研讨了我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学员们对本次研讨会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安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普遍认为通过本次学习,开阔了思路、提高了理论水平,也提高了科研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