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学习交流学习交流 

25日深圳新增6例登革热病例 目前共确诊21例

信息来源:深圳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9-2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截至2014年9月26日零时,今年全省共有19个地级以上市报告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9161例,深圳21例。据广东省卫计委通报,25日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确诊病例899例,其中,深圳新增6例。

  据通报,截至2014年9月26日零时,深圳确诊的21例病患无重大病情及死亡病例。其中,宝安区8例,南山区7例,福田区2例、龙岗区2例,罗湖区1例、光明新区1例。

  25日,深圳共确诊新增病例6例,其中,宝安区5例,南山区1例。

  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程锦泉介绍,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灭蚊。“如果自己所处环境蚊子较多,曾被花蚊子叮咬,突起高热,伴有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睛痛、眼结膜常显著充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针对防蚊措施,程锦泉介绍道:“首先,家家户户齐动手翻盆倒罐,各单位开展行动填平坑洼、树洞,铲除杂草、疏通下水道,清理积水。这是消灭登革热的根本办法。其次,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熏蒸和烟熏等消灭成蚊。第三,防蚊叮咬。在房间装防蚊纱窗,必要时可挂蚊帐,涂防蚊水。”

  登革热预防有关知识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皮疹、肌肉及骨关节剧烈酸痛,颜面及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部皮肤潮红、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目前,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所以,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2.传播媒介是什么?

  蚊子:白纹伊蚊,通常所说的“花蚊子”,这种蚊子白天咬人。

  它们生长在热带地区,任何储水的人工容器均可繁殖,包括家庭的花瓶、花盆、假山盆景、冰箱底盘、水桶、陶瓷、水泥槽等,还包括户外天然容器,如:树洞、竹筒、废轮胎、沟渠等等。

  3.如何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伊蚊,通过吸食人血进行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伊蚊→叮带登革热病毒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繁殖→叮健康人→病毒随蚊唾液进入健康人体→发病。

  登革病毒可以在蚊体内大量复制、长期保存,伊蚊吸带毒血后十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性最长可达174天。人被1~2只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发病。

  4.感染后有些什么症状?

  人被叮咬之后,潜伏期3~15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急起的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疼痛和皮疹。本病无疫苗和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多数病例症状较轻,可自愈,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甚至死亡。

  5.怀疑感染怎么办?

  如果自己所处环境蚊子较多,曾被花蚊子叮咬过,突起高热,伴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睛痛、眼结膜常显著充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如何预防?

  登革热可防可治。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灭蚊。

  首先,消灭蚊孳生地。这是最根本的治本措施,也是预防登革热最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因此要全民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家家户户齐动手翻盆倒罐,各责任单位齐行动填平坑洼、树洞,铲除杂草、疏通下水道,清理积水。是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根本办法。

  其次,消灭蚊子。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熏蒸和烟熏等消灭成蚊。

  第三,防蚊叮咬。房间装防蚊纱窗,必要时可挂蚊帐,涂防蚊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