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社康机构公共卫生领域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培养发掘优秀公共卫生青年人才,提升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医师队伍能力,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中心)于2025年8月18-22日举办了2025年(第五期)深圳市社康机构公卫医师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培训班,邀请市内外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深厚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一线骨干进行授课,各社康机构、区疾控中心的青年公共卫生医师45人参加培训。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刘刚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回顾了前四期托举项目的实践成果,表示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培养模式,我市社康机构公共卫生医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层医防融合、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筑牢我市公共卫生防线作出了积极贡献。刘刚科长强调,本期培训班是持续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卫生网底、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并对各位学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殷切期望。
开班伊始,刘刚科长以“托举项目的背景与愿景”为主题,系统介绍了项目的设立初衷、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帮助学员们明晰了培训的定位与价值,强化了大家对基层公共卫生事业使命感与责任感的认识。通过这一环节,学员们深刻体会到,此次培训不仅是个人能力提升的契机,更是推动社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为促进学员间的相互了解与思想碰撞,培训班特别设置了自我介绍与经验分享环节。青年医师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挑战与感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拉近了彼此距离,为后续的深度交流奠定了基础。
在课程设计上,多位权威专家从不同视角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广州医科大学王家骥教授与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李小玲副主任医师聚焦基层公卫医师的核心能力,围绕“医防融合综合服务技能”与“岗位胜任力提升”展开讲解,帮助学员厘清职业发展方向;福田区疾控中心蔡琳科长则从科研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基层公共卫生医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激发了学员们的学术热情。
理论创新方面,北京大学郝元涛教授与魏永越教授分别以“真实世界数据因果分析方法”和“研究设计基本原则”为题,引导学员从理论层面深化对公共卫生研究的认知,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支撑;南方科技大学韩昕昕副教授与南方医科大学王润副教授则通过“政策实施与评估”及“PEDALs模型应用案例”的讲解,揭示了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复杂性,并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实践应用层面,深圳市疾控中心张顺祥教授结合当前传染病防控热点,深入剖析了基层疫情防控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要点,强化了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卫健智能刘鹏程工程师围绕“信息技术赋能基层卫生”展开授课,展示了智慧化手段在提升服务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协和医学院尤莉莉副教授针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要求,提出了“提质增效与科学评估”的优化策略,为社康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暨南大学马文军教授与市疾控中心刘刚科长分别从“健康干预理论”与“社区卫生诊断方法”入手,指导学员如何运用科学工具识别社康机构痛点,并设计精准干预方案,切实提升了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涵盖了前沿理论,又注重实践指导,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精进专业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推动深圳市基层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中心将继续优化培训体系,为青年公卫人才成长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文、图/免疫规划科 寇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