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化学毒物突发应急处置工作,发挥市疾控中心的一锤定音作用,理化检测所在2022年高分辨质谱安装验收后,立即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方法开发工作,目前已完成近2000种毒物信息的分析,并逐步构建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筛查库。4月12-20日通过处置三起实际中毒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锻炼和提升了工作人员面对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月16日晚,某区发生一起因用自行采集俗称牛大力的药材煲汤,导致一家四口均出现头晕、呕吐等疑似生物碱中毒症状,怀疑为断肠草污染导致的钩吻碱中毒,但无法在短时间内确认中毒物质。4月17日,样品被送至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我中心采用自行开发的生物碱和植物毒素靶向和非靶向筛查方法,利用两台高分辨质谱进行交叉印证,4小时内在患者洗胃液及药材浸泡液中检出一种比较少见的生物碱—金雀花碱及其衍生物N-甲基金雀花碱。4月18日,该药材被送至中山大学通过权威植物学教授进行种属鉴定,确定为花榈木,经查有关资料,该植物中含的重要成分正是金雀花碱及其衍生物,印证了我们结果的准确可靠。
4月12日和20日我们分别接到某医院的求助,均为患者误服药物出现意识障碍并处于昏迷状态。两起中毒均因事发现场未见残留药物或无包装,无法确定服用药物成分和剂量,医院无法制定针对性的抢救方案,接报后我们迅速开展工作,采用自行开发的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筛查方法,5小时内即确定患者所服药物;医院根据我中心的筛查结果迅速制定针对性抢救方案,及时成功救治了病人。
(文、图/理化检测所 刘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