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医疗资源变得日益紧张,为了缓解资源短缺,深圳版“小汤山”正在昼夜不停的加紧建设。市疾控中心主任夏俊杰高度重视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安排部署相关科室开展现场督导指导和检测。2020年2月5日早上,由环境与健康所、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及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专业科室组成的督导指导组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及督导。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临时扩建项目位于市三院西侧,两地最短水平距离为25米,被媒体称为深圳版“小汤山”。施工现场泥泞不堪,粉尘飞扬,噪声刺耳。到达现场后督导指导组充分体现专业精神,深入员工宿舍、卫生间、办公区、饮水区、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不放过一处防控隐患。通过现场勘察了解到建设负责人已落实了体温监测、佩戴口罩及设置废弃口罩回收桶等防控措施,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每天20辆大巴车车载4000多人由宿舍前往工地,人员流动性较大。二、办公场所人员及住宿区人员较为密集。三、下水道出现淤泥拥堵现象。四、未见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宣传教育栏。五、设有临时洗手间,但洗手间离洗手池较远,且未提供洗手液。六、末梢水压不稳,不能保证末梢水卫生质量。七、水龙头附近存在建筑、生活垃圾及积水,存在污染饮用水源的风险。
根据现场情况,督导指导组提出了初步建议,包括:一、施工期间所有进场人员逐一检测体温,加强员工腹泻监测。二、每辆接送工人的大巴需加强通风并做好每日清洁消毒。三、员工宿舍加强通风消毒,封闭式管理,不允许随意外出。四、进入工地所有人员需佩戴口罩。五、员工就餐应分批次进行,避免人员聚集。六、会议和培训避免在拥挤的会议室进行。七、保障饮用水安全。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将根据督导组意见,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回到中心已快12点半了,督导指导组未做休息,立刻召开会议,讨论现场采样检测方案和建筑工地防控指引制定等。根据专业知识,结合现场情况编制了《深圳市建筑施工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引》并通过中心网站发布,同时将指引发送给工地负责人,让每一位工地员工尽快掌握相关防控知识。2月6日早上,督导指导组带领采样人员再次前往施工现场,进行空气和末梢水采样,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工地项目负责人。
疾控人深知这是一场同时间赛跑的“战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充分发挥着作用,为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卫生保障,为深圳“战疫”加油!
(市疾控中心 季佳佳 肖雅骐 姜帅)

2020年2月5日早上市疾控9人督导指导组赶赴施工现场

余淑苑所长、朱子犁副所长现场指出存在的卫生问题

施工现场空气微生物采样

施工现场末梢水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