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自从中心卫生微生物检测所被列入二线科室,全所同事都在积极准备,陈琼城(党龄11年)、姜伊祥(党龄7年)、左乐、王磊、杨超5位帅哥更是暗暗憋着一股劲。随着我所二线备勤转一线,五位同志第一时间报名上“前线”,成为我所密切接触筛查的第一梯队。
2月1日,是密切接触者筛查的第一天,也是五“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第一场硬仗。一大早,他们就来到备勤实验室,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的耗材、试剂和仪器设备。虽然他们都是所里的业务骨干,平时熟练掌握了核酸提取,PCR分析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所有知识,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因此,他们特地邀请了病原所在一线奋战的吴春利博士(党龄11年)和姚相杰博士(民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了解所有实验的细节,大至样品处理,小至实验室开关门,防护服穿脱都一一牢记心里,因为他们明白自己不能有任何失误和懈怠,既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也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为了减轻一线消杀科室的工作负担,更是请来了消毒所的饶健(党龄19年)和杨荣兴医生(党龄16年)亲自指导和演示消杀设备,主动承担起了实验室的消毒工作。晚上8点,随着第一批41份样本的到来,第一小组姜伊祥、左乐和王磊整装出发,从容的接收样本,核对信息,大家分工协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夜逐渐深了,安静的塘朗山脚下实验室透出的那一抹亮光却让人更加安心和坚定。凌晨2点,经过5个小时的奋斗,他们顺利完成了第一批密切接触者筛查的任务,脸上N95口罩的压痕,护目镜上的水雾,防护服下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诉说着他们的辛苦,但零阳性样本的结果却一扫他们的疲惫。他们的工作为密切患者的防控乃至整个疫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指标。
“疫情”不止,战“疫”不息!卫微五“帅”,加油!
(市疾控中心 江敏)

样本的接收

第一小组检测人员,王磊(左),左乐(中),姜伊祥(右)
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