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换届会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换届会在深圳圆满召开
信息来源:深圳市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08 17:34 【字体:大中小 】 视力保护色:
2024年9月27-28日,第九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换届会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换届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办,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协办,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800余名代表在鹏城交流分享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各领域的成果与进展,共同探讨新趋势和新挑战。
9月27日下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换届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第九届换届会议率先举行,宣读了新一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和通讯编委名单,并选举出新一届流病分会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
9月28日,第九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正式召开。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院士作了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癌症基础和转化研究”的线上报告。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顾东风院士现场分享了“科技创新赋能心血管疾病防治”主题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杨维中教授、深圳理工大学唐金陵教授、北京大学詹思延教授分别以“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真实世界大数据研究:传统与新锐之变辩”、“人工智能助力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等主题作了精彩翔实的报告。
下午,会议设立了青年学者报告、教学分会场报告、现场流行病学分会场报告及科普活动和论文报告4个分会场。其中,现场流行病学分会场为首次举办,由深圳市疾控中心承办统筹,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施小明、深圳市疾控中心主任邹旋以及四川大学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深圳市疾控中心特聘专家张顺祥作主持,来自国家、省、市的疾控机构及高校等以及香港和澳门疾控机构的专家作会议报告交流。主题报告内容包括:中国FETP发展的战略思考(马会来主任)、现场流行病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何剑峰主任)、 新技术在现场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庞星火主任)、澳门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跨部门合作经验分享(梁亦好主任)、现场流行病学与疾控体系现代化(李晓恒主任)、香港流行病学调查及监察——发展与前瞻(吴东尼首席专家)、现场流行病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储海燕教授)、现场流行病学在军队卫生防疫中的应用(闫永平教授)、现场流行病学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许国章教授)。现场流行病学分会场报告内容涵盖丰富,从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的发展历程引出了关于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培育的问题,同时也展望了我国未来关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其他行业应用的内容,既包括顶端培训设计,也有对现有培训模式研究进展和现象的反思,充分体现了现场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进程和新思路。
同时,其他分会场报告也内容丰富,涵盖了前沿尖端问题及对现有研究进展和现象的反思,展示了骨干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本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是我国流行病学界又一次难得的学术盛会,内容丰富,信息量空前,为流行病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参会同仁共享学术精华,开阔视野,共同探讨学科的传承与创新,获益匪浅,激发了参会公卫同仁灵感与热情,必将对我国流行病学学科的提升及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飞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市疾控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为推动我国流行病学学科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文/传染病防控科 熊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