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这样一群防疫工作者,他们并未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与病魔面对面地较量,却同样每天24小时在线在岗,坚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专业严谨的知识、春风化雨的交流,在疾控专业机构与公众之间搭建防控疫情、守护健康的“连心线”,他们就是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组建的24小时热线咨询工作组。
深圳确认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后,中心咨询热线的咨询量激增,市民的焦虑、恐慌情绪在蔓延,第一党支部蒋丽娟、林应和、邓辉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轮流接听电话;春节期间行政值守的中层干部承担起24小时接听电话的重任;办公室龚发儿同志结束休假返深,1月27日到岗,一直值守夜班,克服种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热线工作中;第十四党支部阮莎莎同志主动请缨,于2月1日到热线咨询组报到;毒理研究所在读研究生郑凯同志,于2月14日加入热线咨询组;在新增复工复产聚集性疫情处置热线之后,第十七党支部赵静同志积极响应中心的号召,于2月28日到热线咨询组支援。
为了保证咨询服务的质量,中心办公室对接线人员讲授接听礼仪规范,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及时组织跟踪学习最新版防控工作文件,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和各项管理措施,力求做到每一个来电用心接听,给予咨询者专业、贴心的解答。
疫情初期,多数市民较为惶恐,来电主要询问个人如何预防新冠肺炎、武汉疫情对深圳的影响以及深圳的应对措施;随着疫情的发展,很多武汉人因滞留深圳无处居留而求助;元宵节前后,不少市民反映延迟返工导致的劳务纠纷、居家隔离遇到生活困难、家庭如何消毒防护等问题;2月下旬以来,咨询复工复产有关规定、儿童免疫接种预约、健康证明办理的电话增多;最近两周,咨询湖北返深人员管理、入境及隔离政策的电话剧增。疫情不同阶段的热点问题及各种疑难杂症,最终都会汇聚到深圳市疾控中心88812320这条热线电话上,接线人员即时记录,中心办公室及时将信息汇总,第一时间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馈、报告,推动了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例如,1月28日接到部分湖北籍人员无酒店接收的求助电话,办公室第一时间向市防控指挥部汇报;1月29日,市政府对外公布了定点接待酒店名录,全部人员被安排入住指定酒店。
咨询组建起了微信工作群,以便高效率沟通,分享信息,解决问题。林应和、蒋慧惠主动跟进和传达国家、省、市出台的最新防控文件,确保接线员提供的解答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举措保持高度一致;阮莎莎、王卫湛针对阶段性的难点问题,总结整理出参考答案,提高服务效率;赵静、郑凯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知识,迅速进入角色,配合排班需要,随叫随到,任劳任怨;有的咨询电话,一时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大家一起商讨,与相关科室或其他单位沟通,获得准确信息,形成一致的处理意见后,再回复咨询者。另外,2月16日,深圳12345政府专线开通“疫情防控专家热线”,我中心谭京广、王东海两名党员派驻热线专家座席,也加入了热线咨询组。
24小时热线电话永远占线,接线人员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每天都要到凌晨1:00点以后,来电才会慢慢稀疏。咨询电话不断刷新纪录,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听了近400个电话,这对每一位接线员都是严峻的考验,累了,就站起来舒展一下身体;口干舌燥,旁边的同事给倒上温水;声音嘶哑,就口含润喉片缓解咽喉不适;吃饭、上洗手间都需要其他同事顶换。虽然看不到来电者本人,但对他们的迫切需求和紧张情绪,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一条热线,连结市疾控中心和深圳市民。从1月19日至3月24日,热线咨询组服务市民累计超过12000人次。面对市民的各种疑惑、恐慌、诉求及建议,接线员承担了科普辟谣、专业指导、传达沟通、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等多重角色,用知识消除恐惧,用声音传递温暖,以专业、热情的服务构筑起一道爱的防线,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了力量。
(中心党办 热线咨询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