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利,前支部主委,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是本次深圳市新冠病毒网络实验室总指挥,他负责指挥全市27个医疗机构和市区两级11个CDC,共38个实验室的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接者的核酸筛查、复核及确证。在他的指挥下,各个实验室随时进行信息交流,分享技术,统一检测方法,高效精准地完成了47212样本的检测,新冠病毒核酸确诊418人。
张仁利所长领导的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研究所是深圳市重大传染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十二五”医学病原体参比检测和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疫情前期,这个实验室是深圳市唯一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确诊实验室。他们“一锤定音”准确报告了广东省首例新冠病例;他们底气十足地报告广东省首例输入病例;他们自信果断地确认“歌诗达·威尼斯”游轮上13个发热病人不是新冠病毒感染,从而让6000多名游轮乘客可以安心。
杨冬燕,支部主委,临危受命加入头绪众多、工作繁重的密接接触者调查组,担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密接协查工作。密接协查是在病例确诊的第一时间协调调动一切力量,追踪管理其密切接触者,从而防止该病例在更大范围的扩散。这个组的工作对外需要和航空、铁路、轮船、出租车等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以及全国各省市疾控中心发函协查;对内需同时做好航空、铁路、轮船、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相关病例密接者的协查追踪、外地病例深圳密接者的协查追踪,以及本地病例外地密接者的协查追踪。由于任务繁重,这个组大半工作人员几度濒临崩溃。杨冬燕同志加入密接组后,面对压力不退缩,积极应对、高效处理密接协查工作。努力理顺密接组工作流程,明确市区两级密接组具体工作职责、对各区密接组提出更加细致可行的工作要求,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工作内容,与领导反映密接组工作困难争取人员支持,舒缓组内工作人员压力。一周之后,密接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大家状态明显恢复。在密接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协查组累计向公安部门协查2600多名密接人员信息;累计向交通管理部门收发函200多封,涉及近3000名密切接触者;累计向外地发出协查函300多封,涉及密接者1200多人;累计收到外省市协查函300多封,涉及密接者900多人。
高世同,支部副主委,作为疾控中心传防所工作人员,高医生从疫情一开始就处于防控一线,他承担的工作是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调工作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和重要环节。通过流调工作可以有效收集病例资料,及时掌握疫情发展动向,快速采集密接者信息等。这个工作不仅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要能理解病患的情绪,还要有抽丝剥茧般的耐心细致,细心引导,认真梳理病患信息。虽然网上公布的每一例病例信息看似简短,但是背后却蕴含着每个流调员不分昼夜地辛勤付出,这个组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通宵达旦也不足为奇。
李浩,支部委员,在疫情初期李博士即申请支援一线科室,但领导考虑到后期科室工作需要暂未同意。随着深圳市疫情发展,李博所在的艾防所实验室从2月10日起开始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并与中心卫微所联合承接了新型冠状病毒密切接触者的排查任务以及新冠病毒肺炎临床治愈出院后患者的复查任务。李博是艾防所参与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的实验人员之一,在保证核酸检测工作圆满完成的同时,李浩同时承担着检测试剂订购及验收、急缺性战略物资紧急申领、新冠医疗废弃物转运、检测结果报送等相关工作。大家知道实验室检测工作任务繁重且责任重大,检测人员需经受体力及心理压力的双重考验,但李博总是乐观而坚定地说“职责所在,相比湖北武汉重疫区的医护人员,我们面对的危险不值一提!惟愿疫情早日结束,国泰民安”。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李浩负责的检测组针对新冠病毒肺炎出院患者检测出了第一批阳性,为深圳市新冠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留观工作提供了一锤定音的证据支持。
石向东,支部委员,负责艾防所红丝带中心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红丝带中心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部门,承担了新冠肺炎的电话咨询工作。面对大量的市民来电咨询,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动态、技术进展和政策法规等信息,耐心细致地解答各种问题,周末也不例外,把办公电话设置呼叫转移到自己手机上随时为市民服务。
张倩,农工党党员,作为疾控中心一线科室病原所一员,自疫情爆发以来,张倩不顾自己曾经历肺部手术、易感染的风险,服从领导安排,任劳任怨,坚持在抗疫第一线,一天也不曾休息。负责了各个区疾控及相关医院的样品与本所实验室之间的交接;连续数日送阳性样本去省疾控复核;多次去深圳市民中心等单位采集咽拭子和鼻拭子样;配合信息组专心致志地撰写检测报告,无微不至地做好后勤保障。
邱亚群,农工党党员,邱医生所在的卫微所从2月1日开始做密接者核酸检测工作,从2月17日开始对市民中心、麒麟山庄疗养院、市司法机构有关单位(深圳监狱、戒毒一所、戒毒二所)、市公安机关有关单位(看守所、预审监管医院)、市民政局及其机构有关单位(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护理院)、康宁医院,深圳警备区等重点人群开展采样、培训和部分检测工作。邱医生前期主要负责每日填报防控物质库存和消耗情况表及应急物质消耗明细台账,应急物质的申购和领用及一线人员的后勤保障,后期参与了深圳市重点人群筛查的采样。
张艳炜,农工党党员,张博士因疫情原因取消个人休假计划,服从中心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进入督查组,对疫情控制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督查,并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至我中心指挥部。张博先后参加了光明区、龙华区集中隔离观察点设置、富士康企业复工审核、罗湖区和龙岗区流调情况等督查工作,跟随指挥部领导现场实地考察各隔离点、富士康厂区、宿舍、食堂等区域,听取各级意见,针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总结督导材料。疫情趋势向好之后,深圳市卫健委决定暂时开放67家社康逐步恢复接种工作。张博作为免疫规划所成员,承担全市预防接种工作的电话咨询,和来自于深圳市卫健委、12345市长热线的信访回复工作。她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种预防接种相关技术问题,协调各区、社康间工作,为接种者做好服务和解释工作,努力完成特殊时期的工作任务。她说,“这次的疫情考验了我们疾控队伍,能够成为队伍中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和光荣”。
马玥,农工党党员,马玥博士抗疫期间的主要工作是交通工具病例相关密接者协查,她的工作流程是梳理确诊病例发病前2天内乘坐过的所有交通工具,按照密接者确认规范确定密接者范围。查阅航空、高铁、轮船来函,筛选出没有联系方式的密接者名单,及时报送公安协查。同时立即一对一电话联系有联系方式的密接者,核实身份、交通信息,并获得其地址,在第一时间内发放信息表给所在区疾控、外省市疾控。这项工作不仅需要韧劲,更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耐心,马博士每次平静温柔地和每一位密接者沟通。在组里,大家把最难啃的“硬骨头”都交给她,每次她都能让密接者愿意配合调查,自愿转移到集中隔离点并进行核酸检测。面对组里同仁的赞许,她骄傲地说:“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为新冠肺炎的防控做出了一个疾控人应有的贡献。”
雷伶刚,农工党党员,雷伶刚在加入密切接触者调查组后,充分发挥自己在数据处理方面的特长,协助密接组组长整理庞大的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由于密切接触者管理办法前后经过多次更改,密切接触者数据库存在着数据录入不规范、数据条理不清晰等问题。随着疫情进展,密切接触者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领导及专家们的重视,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的数据质量亟待改善。经过与密接组全体人员的多次讨论,协助组长改版密切接触者数据库格式三次,使得密切接触者的信息更准确、更详细、更有条理。并在改版后负责与各区疾控负责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同事沟通、核对、修改存在错误的数据。经过努力,我市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的数据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数据更准确、详实、可靠,让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工作更高效,减少了因数据不够准确而造成的沟通成本。目前,雷伶刚每天负责密切接触者协查任务的下发及各区密切接触者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反馈工作,为密接组把好数据质量关。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积极向好,但作为疾控人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所有疾控农工党党员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直至抗疫斗争取得最终胜利!
(市疾控中心农工党南山八支部 杨冬燕)
张仁利所长接待市委领导考察组
杨冬燕和同事一起分析密接管理数据
高世同在做电话流调
李浩在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实验
张倩在病原所实验室
重点人群现场采样,后排右一为邱亚群
张艳炜和督导组在龙华集中隔离点进行现场督导
马玥在核查密接者个人信息
雷伶刚在分析整理密接数据库
石向东在处理市民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