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伊祥,80后的河南小伙儿,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自从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全面打响,姜伊祥一直奋战在前线,从未休过一天假。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不善言辞,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勇挑重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疾控实验室人的奉献精神。
无论样品来的多晚,他都没有怨言,绝不耽误,立刻处理,因为他知道检测结果对于流调处置的重要性,疫情就是命令。为了保证实验准确和人员安全,他们采用的是最麻烦但也最可靠的全手工核酸提取,样本多的时候一天140多份,他和小伙伴们要分三批进行检测,每批4-5个小时,中间吃饭喝水也跟打仗一样,做到凌晨转钟更是家常便饭,所有的争分夺秒只为及时获得准确结果。
实验间隙,虽然累,虽然疲惫,但他仍然抽出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他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匠人,而是要成为有思想的疾控人,不满足于只会机械的重复实验,而是要带着解决问题的思维完成检测工作。办公室人多,他找到一间尚未建设完工的安静的办公室,没有椅子,他就坐在茶几上,没有桌子,他就拿膝盖顶上。正如网友评价因读书照片走红网络的武汉方舱“清流哥”,“他看的不是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法”,而对姜伊祥,他看的是书,书中的知识是他最有力的武器,读书带给他理性分析,让他拥有专业素养。
爱读书的疾控人象一束束光,每一束光汇聚成火炬,终将驱散前方的阴霾,照亮战“疫”之路。
(市疾控中心第十六党支部 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