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记深圳盐田区鹏湾社区总支部组织委员、第三支部书记谢金文
谢金文,男,汉族,广东省梅州市地方国营梅县松香厂原党支部书记、厂长,1942年9月出生于广东梅县,1958年10月参加工作,196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50年党龄。多年来,谢金文同志始终以一名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热心参与流动党支部建设、义工服务和社区活动,被居民群众亲切的称呼为“流动党旗”、“斗癣达人”、“小巷诗人”。
用爱心感染他人 用真心铸就堡垒
退休来盐定居后,他常跟子女说:“像我这样的人,在家里是闲不下来的,这里社区有党组织,我又有事情可以忙了。”由于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经常参与社区事务,2005年6月,高票当选为中共鹏湾社区总支部组织委员、第三支部书记,从此肩负起支部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
喜迎瞩目十八大,启后承前更上楼。永葆旗红先进性,中华崛起砥中流。
——摘自谢金文诗作《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
“最让我费心的,还是2005年开始担任社区流动党员支部的书记一职。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这个职务,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尽心尽力把它做好。”谢金文眼中,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流动党支部也应该党旗飘飘。他始终坚持用关爱搭连心桥,把活跃支部生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流动党员凝聚在党支部周围,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流动党员之家,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他总结出做好党支部工作的“八字”经验:带头、创新、关爱、服务。
在谢金文心里,党员群众最亲,人民利益最重。为此,他经常开动脑筋、创新方法,不时登门入户家访,从谈心交心入手,多次应邀为青年义工谈个人成长体会、谈理想、追求,与他们一起参加服务社会的活动。他说流动党员都是青壮年,是我们的下一代,没有固定职业,思想容易波动,组织他们开展上党课,谈体会和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有助于鼓励他们努力工作,服务社会,建功立业,并先后考察培养发展了多名优秀青年义工入党,圆满完成街道党工委交给的各项学习、活动任务,先后被授予街道“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汶川地震的救灾帮困中,他积极发动支部党员及居民群众踊跃捐赠,使支部党员在短期内筹集善款达5000多元,捐衣物300多件,为鼓励党员们的善举,他还出版专刊记载本社区的时事新闻及好人好事的简报发到每位义工及党员手中,以此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向先进看齐。2005年12月以来,他先后编发80多期支部简报,并自费为党员100多人次送上生日礼物,由于带头参与、真诚服务,把30多位流动党员紧密地团结起来,丰富和创新了基层流动党员管理模式。“谢叔,他这个人就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党旗!”这是鹏湾社区党员居民李西华的心里话。
用心灵影响心灵 用激情点燃真情
谢金文同志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项义工活动。作为盐田区清除乱张贴的发起人之一,多年来,他坚持做到每天早、晚义务巡街撕“癣”,从2003年底至今已撕下200多万张,经常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如天桥护栏清洁、义务巡逻等。谢金文总是满怀着对群众的热情、对生活的激情和对家园的感情去投入义工事业当中,从不求回报、从不计得失,以一位71岁老人的真诚内心感动和影响了无数盐田人。
昔日渔村偏僻地,今时海港巨轮挤。环境优良空气好,登峰揽胜唤黄鹂。
——摘自谢金文诗作《贺盐田建区十五周年》
“2003年,我和社区退休老人邓平、黄进应、彭毅四人,看到街头亭、柱、栏杆到处乱张贴的小广告,觉得大煞风景,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决定行动起来,清除小广告这个‘牛皮癣’。以后,市里的奖励公告、街道办的慰问号召,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的有力支持,使我们社区斗‘癣’队的队伍从几人发展到60多人,夫妻同行、全家行动的比比皆是,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到处有我们斗‘癣’队员的身影”,而这四位老人的撕“癣”举动,累计起来每人也已超过百万张,全队撕下来的“癣”皮超过千万张,斗“癣”队已成为鹏湾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无怨无悔的义工服务道路上,谢金文不仅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用自己的言行凝聚、带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志愿者行列,带领的服务队伍名单不断刷新,有专业社工、在校学生、热心居民、曾经的帮助对象……,他说他要不断学习充电,也要利用余热和知识经验,来帮助更多的群体。除此之外,每逢有宣传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只要有义工活动就能见到这位热心老义工的身影。与此同时,他也是一名登山爱好者,一有时间就约上三五个义工朋友登山捡垃圾,鼓励和带动身边的人加强锻炼、宣扬环保。由于工作出色,他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广东省首批五星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等荣誉称号。志愿当一辈子义工的他,不仅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斗“癣”达人,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情有独钟”。
用诗词润泽青年 用行动传承薪火
2003年,被白衣天使英勇抗击非典的事绩所感动,谢金文陆续创作了五首诗歌,“退休老干部彭毅写了三首,曾宪泉老人写了二首,彭老还发动几位离退休老人写诗,还请街道的领导参与作序、写诗,就这样,鹏湾社区第一本诗集《做社区好公民》出刊了。作者人手一册,此举令一些老同志诗情涌动。”
如莲无数真君子,砸锁奔康意志坚。反腐倡廉成效显,富民强国更加鞭。
——摘自谢金文诗作《莲廉颂歌》
从那时起,“夕阳美”诗社成立了,迄今已印制出版了诗集二十一期,前后有100多位作者参与,创作的诗词达2000多首,诗词作者也从开始的退休老同志占多数,到现在逐步发展为青壮年和少年学生作者超半数的局面。作为诗社社长、主编,谢金文同志十年间共创作了诗词200多首,为诗社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呕心沥血的努力,诗友们打趣说,他就是一位传奇的“小巷诗人”。
作为盐田区外小校外德育辅导员、区教育局关工委副秘书长,谢金文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以实际行动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在盐田外国语小学,他应邀作德育报告,提出德育建议,在“四点半”,为10多位学生作中国象棋辅导,并自制奖状,表扬学习认真的学生。他以社区党总支宣传委员的名义,向总支书记提出号召全体党员居民群众创作诗词壮大诗社的建议。建议被采纳并以书面通知形式广为散发后,收到惊人的效果,短短两个月时间,响应号召写诗词的作品如雪片飞来,仅区外小师生的诗作就交来40多首,为此他有感而发:“门户栅栏尽启开,如云佳作喜迎来。诗词曲赋同挥洒,风雅偕登馥郁台。”
十年来,“夕阳美”诗社的诗文体现了与时俱进。从2003年的抗非典,2004年的廉政对联典故汇编,2005年的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集,到建国六十周年颂、特区三十周年颂、莲廉颂、建党九十周年颂、大运颂歌、十七届六中全会颂歌和喜迎十八大颂歌等事件作专题,激发了诗友们的创作热情,也体现了作者触摸时代脉搏、关心国家大事、弘扬时代精神的创作思路,从不同角度展示时代特征和“中国梦”的步伐。2012年,“夕阳美”诗社还专门出版了一期《咏莲颂廉》诗集,选编收纳了33篇优秀倡廉诗词作品,为的是警醒世人“公则正、廉则明”,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谢金文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以一颗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赤子之心,展现了一名永不褪色、永葆活力的共产党员的纯粹本色。
(信息来源:南粤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