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营养健康营养健康 

健康时报:防H7N9禽流感的几个中药方

信息来源:健康时报 发布时间:2014-02-1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H7N9禽流感又来了!最近,广东共报告23例病例,已死亡3例;上海新增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预防H7N9成为当下人们最关心的事,恐慌之余记几个中医方预防更实在。

    药膳方:多吃""鲜鱼腥草30~60,蒜汁加醋凉拌;鲜败酱草30~60,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这是《上海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中建议的药膳方。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黄涛博士解释,鱼腥草、败酱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功效,对于防治流感来说是不错的。其实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鱼腥草根就是家常菜,可以凉拌吃;而败酱草有些特殊味道,有些人可能不太适应,可用北方人较熟悉的蒲公英、马齿苋来代替。特别是今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干燥,很多人都有上火症状,可适当吃些清热解毒的药膳。

    中药方:会服药  可以服用中成药,如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预防。也可使用袋泡茶:银花10、菊花10、甘草3,泡茶饮。

    这是在《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建议方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杨国华解释,玉屏风散颗粒和黄芪口服液是补气类药物,用于提高免疫力,临床上一些久病体虚的人群常用。板蓝根冲剂则有抗病毒的作用。服用这些抗流感可谓是对症下药。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玉屏风散颗粒和黄芪口服液用多了容易上火,而像银花、菊花、甘草炮制的茶饮,偏寒凉,也主要适合于有燥热、上火症状的人群。所以这些中成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预防。

    非药方:按穴位  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按摩迎香穴。

    这是甘肃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预案》给出的最省事的建议。杨国华解释,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具有补气功效,能增强体表抵抗力;而迎香穴通肺经,有通窍宣肺的功效。

    "但在艾灸过程中,一定要多喝水,否则容易上火。"黄涛提醒,每次灸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艾灸一周两次,每个人情况不同,可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调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