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掌握我市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制定有关免疫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免疫预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关于开展2012年深圳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的通知》(深卫人疾控〔2012〕28号)要求,5月21日—5月25日我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预防接种单位开展了适龄儿童的接种率现场调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抽样调查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方案,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全市共抽查123 间预防接种门诊。其中,福田区20间,罗湖区13间,盐田区3间,南山区17间,宝安区23间,龙岗区24间,光明新区7间,坪山新区5间,龙华新区8间,大鹏新区3间。
(二)抽样调查儿童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在该地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儿童3696人。
(三)抽样调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基本情况
1、全市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现场调查接种率较高,均达到国家工作指标要求。
2、区及以下单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较好,均达到国家工作指标要求,但加强免疫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偏低。其中,盐田区和宝安区的麻疹第2剂接种率分别是93.2%和93.8%(国家工作指标要求≥95%);坪山新区的百白破第4剂接种率是89.8%(国家工作指标要求≥90%);盐田区的A+C流脑疫苗第1剂接种率是70.4%(深圳市工作指标要求≥80%)。
(四)抽样调查儿童预防接种建证、建卡率基本情况
全市的建证率为99.8%、建卡率为99.4%。区及以下单位的建证、建卡率基本达到国家工作指标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率低。
1、 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不达标的预防接种门诊: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福永社康中心(乙肝第三剂次86.7%、麻疹疫苗第二剂次79.2%、乙脑疫苗第二剂次63.2%、百白破疫苗第四剂次66.7%和甲肝疫苗66.7%、A群流脑第二剂70.0%以及A+C群流脑疫苗第一剂22.2%),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上寮社康中心(百白破第三剂86.7%、麻疹第一剂93.3%、麻疹第二剂87.0%、A群流脑第二剂76.7%和乙脑疫苗第二剂83.3%)。
2、 A+C群流脑疫苗第一剂接种率≤60%的预防接种门诊:罗湖区流花医院文锦社康中心44.4%,盐田区盐港医院盐田社康中心25.0%,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福永社康中心22.2%,宝安区人民医院兴东社康中心57.1%,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麻布社康中心50.0%,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石街社康中心55.6%,龙岗区妇幼保健院龙翔社康中心37.5%,光明新区光明医院圳美社康中心50.0%。
(二)大年龄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
免疫时间为大年龄组儿童的疫苗(流脑A+C疫苗、白破疫苗、脊灰疫苗第四剂),由于这些疫苗的目标人群都是入托入学的儿童,他们需注射的疫苗少, 家长、老师关注度降低,影响这些疫苗的接种率。
(三)部分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预约不规范。
1、不预约一类疫苗直接预约二类疫苗。
2、本来是替代关系的两种疫苗,但预约苗重复接种。
3、一类疫苗、二类疫苗预约时间相近时,先预约二类疫苗,推迟一类疫苗的注射时间。
4、对喂服第四剂次脊灰疫苗错误认为,既往参加过脊灰疫苗强化,合计已有4-5次接种史,不需再预约4岁这一剂次。
(四)部分预防接种门诊儿童接种资料管理较差。
1、一些儿童预防接种资料未能录入或只是部分录入电脑,导致卡证资料不符。
2、在本辖区居住超过3个月,甚至有超过半年的儿童仍归到临时接种,异点个案未能做到上传下载,导致个案信息不完整。
(五)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
1、虽然目前我市预防接种门诊数量多,但大多规模较小,运转次数不足,存在劳动强度大,服务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
2、部分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备不足,且多为兼职,日常工作基本上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调拨疫苗、整理资料等,入户查漏补种工作难以落实。
3、 预防接种人员大多数是临聘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新上岗人员业务不熟,工作连贯性差,对预防接种系统使用不熟练。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认识到预防接种工作是衡量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晴雨表,要加强对预防接种门诊日常督导,合理布局预防接种门诊,合理安排接种人员,要求各预防接种门诊统一每周二、四、六为全市预防接种日,可结合实际,增加预防接种时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二)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属预防接种门诊的督查,对本次抽查到的和未被抽查的预防接种单位再开展一次自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长期疫苗接种率不达标的单位,取消接种资格。
(三)儿童免疫接种率不达标的预防接种门诊要通过入户、入托、入园、入学查验接种证以及电话访问等方式方法,加强对本辖区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辖区儿童的免疫接种覆盖率,尤其是大年龄组儿童需接种疫苗的接种率。
(四)各预防接种门诊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预约疫苗,一类、二类疫苗要详细告知,由家长自主选择疫苗;要加强儿童接种个案信息管理,减少归为临时接种的比例;对非本点个案要先异点下载,再补全预防接种信息,并及时上传到服务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