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疫苗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为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目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这些疫苗是适龄健康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已经扩大到现在14种疫苗可以预防15种疾病。据悉,通过上述14种免费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
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常用的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五联疫苗(百白破,Hib,IPV)、灭活甲肝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肺炎疫苗等多种。
二类疫苗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是一类疫苗的良好补充,接种二类疫苗可保护宝宝不得相应的传染病。由于部分二类疫苗的自费性质和部分二类疫苗价格昂贵,必须实行家长自愿自费的原则。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和经济状况允许的家庭,和根据需要和医生建议,自愿选择接种二类疫苗。
婴幼儿从出生开始就在分娩医院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之后的接种到社康中心的接种门诊。凡在我市居住的适龄儿童,不管是否有深圳户籍,也不管在深圳居住时间长短,都可以在居住地附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目前我市有505间预防接种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