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食品安全 > 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 

采摘山上野蘑菇食用 一家三口中毒两小孩病危

信息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5-03-1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山上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随便采来吃。13日,深圳市疾控中心通报,312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3名怀疑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病人,中毒的是住在宝安沙井街道的罗某某一家父子3人。据悉,两个孩子均已病危,其中一个深度昏迷,中毒的父亲虽然肝功能异常,但无明显不适,情况稳定。疾控专家提醒,千万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以免中毒。

  201537日上午,罗某某一家父子3人一同前往宝安区凤凰山自采野生蘑菇 (白色伞状蘑菇,伞部大而肥厚,表面干净,无发黑及腐烂,否认为白毒伞)约三十朵,将采回来的野生蘑菇全部洗净,与白萝卜、胡萝卜、猪肉一起煮汤当晚食用,3人均进食了蘑菇汤,父亲进食最多,两个孩子(哥哥12岁、弟弟8岁)进食小碗。

  38日凌晨5点,两个孩子出现腹泻(黄色水样便)、喷射状呕吐,伴有腹痛、头晕症状,无畏寒、发热,稍后父亲亦出现腹泻、呕吐症状。随后至沙井万丰医院门诊就诊,以“急性胃肠炎、菌类中毒”诊治用药。父亲病情好转。但是,两个孩子治疗2天无明显缓解,310日送至沙井人民医院,查得肝功能异常。立即转至深圳市儿童医院ICU病房治疗,予以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液滤过透析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仍持续加重。311日早晨,两小孩出现精神萎靡,肝功能损害加重,于18时转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

  据介绍,目前,两个孩子均已病危,其中一个深度昏迷。父亲查体肝功能异常,但目前无明显不适,情况稳定。目前由于气温较高,雨水增多,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毒蘑菇中毒多发季节。每年这个季节,深圳乃至广东地区都会发生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对此,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难以识别,千万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以免误食毒蘑菇危害健康和生命。

  健康小贴士:

  一、毒蘑菇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疾控专家介绍,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日光性皮炎型等5个类型。

  1、胃肠类型。潜伏期一般半小时至6小时,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发热。该型病程较短,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2、神经精神型。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6小时,表现为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重症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狂笑、动作不稳等。中毒病程为1-2天,死亡率低。

  3、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程一般2-6天,死亡率不高。

  4、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病人在病程中有的会出现假愈期,导致误诊误治,如经过积极治疗,可痊愈。

  5、日光皮炎型。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二、该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鉴别毒蘑菇不容易,毒素也不能通过烹调、加工破坏,许多毒素还无法检测,目前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因此,专家提醒市民: 1、不要采吃野生蘑菇,对路边小摊上出售的来路不明的蘑菇,也不能采购,尤其是不要采购、制作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2、加大宣传力度。春末和夏季是毒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各旅游景点应该树立标示牌提醒游玩者不要采摘野生蘑菇,监管部门也要对有采摘习惯的地区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3、一旦误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在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