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食品安全 > 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 

亚硝酸盐疑再致浦东28人中毒

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时间:2013-12-2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从前天晚上到昨日凌晨,陆家嘴一建筑工地20余名员工就餐后先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经食药监局浦东分局调查检测,疑似亚硝酸盐中毒。目前,所有就诊病人经治疗后均已出院。

    就在上周三,青浦区一名老汉从熟食店捡回家一包盐烧菜,导致两个孙子吃后死亡,元凶同样是亚硝酸盐。

    据上海市东方医院方面昨日透露,从前天晚上起,医院本部先后接收了28名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来院就诊的急诊患者。参与抢救的东方医院急诊内科医生雷撼表示,这28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20多岁,救护车将他们陆续送入院时,不少人已全身皮肤青紫,连续呕吐,多人神志不清。

    接诊后,东方医院立即启动急诊应急预案,并上报浦东新区食品药品监督局。当晚,浦东新区食药监部门即赶赴医院,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经定性检测,疑似为过量食用亚硝酸盐引发中毒。

    雷撼指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系指食用了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食物,或误食亚硝酸盐后引起的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多存在于酸菜、泡菜、咸菜、剩菜、咸鱼、火腿、香肠等食品中。而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与食道癌发病率呈现正相关性。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卫生、食源性疾病防治科主任刘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是否发生亚硝酸盐中毒,主要看摄入量是否到达一定的量值。"刘弘介绍说,蔬菜不新鲜、放置时间过久,或在加工中没有腌透,也会产生亚硝酸盐。但是否会造成人体中毒,要看摄入的量是否达到一定量,即300mg-500mg.

    2012612起,卫生部、国家食药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决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禁用范围是通过即时制作加工等方式,向消费者提供食品的单位,比如一些餐馆、酒店、大排档、小吃店等,不包括食品加工厂等食品生产部门。

    上海市食药监部门昨日透露:涉事的建筑工地员工事发前食用过由永家餐饮公司供应的盒饭,该餐饮公司具备相关证件,为集体配餐企业。

    根据食药监及工商部门相关资料,上海永家餐饮管理中心的投资人陈永胜,企业位于浦东新区杨高北路528144031室。但早报记者昨晚赶到注册地址却发现,这里只有一幢独立的小高层楼房,没有"14",也没有所谓的"4031".528号楼外写着"高桥镇招商中心"字样。值班的门卫告诉记者,大楼里只有高桥镇招商部门在此办公,没有任何一家企业。

    目前,食药监局浦东分局与公安部门正在对事件发生原因做进一步调查。

 亚硝酸盐调查:屡被餐饮店偷用为菜添色

    食盐和亚硝酸盐

    食盐 又称餐桌盐,是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NaCl)。

    亚硝酸盐 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概率较高。食入0.3-0.5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早报记者 顾文剑 实习生 陆兵

    77岁的余老汉仍不知情,他的一对孙子会突然死于他从一家熟食店捡来的一包盐。他至今仍不明白,能致人于死地的亚硝酸盐,竟然出现在这家熟食店里。

    捡来的"祸事"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的杨家庄村中心大道277号,店面拆除了又装上了新的门楣。之前"熟食店"的招牌在卸落后被砸得粉碎,店内还堆积着沙土和水泥。

    1215以后,这家名为"明丽"的熟食店即将变成拉面铺。

    除了工人,没有人愿意进入"工地",除了余老汉。

    "他经常一手拎着个手提袋子,一手拿个可乐瓶。"附近一家超市的营业员翁小姐回忆,村子里没有人不知道余老汉,因为他从事二手货买卖。

    没人看到余老汉何时在明丽熟食店,拿走了一只塑料瓶。

    昨晚,余老汉的家属称,余老汉在拿走塑料瓶前,用手指蘸了蘸瓶里的结晶物。"是咸的,他就当作是盐,拿回了家。"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亲属说。

    昨天下午,在住院一周后,余老汉回到了家中。但他的住处仍拉着警戒线,余老汉只得居住在大女儿的家中。亲属称,余老汉至今不清楚,自己的两个孙子已经离世了。

    村民们得知,余老汉中了毒,两个孙子不幸离世,而在事发后,警方和食药监部门来到了熟食店里,并且查封了遗留在店里的所有的盐。目击者称,查封的盐还有塑料包装。

    村子里没有人愿意相信,熟食店里会出现致命的亚硝酸盐。

    在事发前,这家熟食店的老板携家人回了江苏老家。村子里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只知道留下来带不走的"".

    村里原本在中心大道上有两家熟食店,但在余老汉中毒后,另外一家熟食店也关了门。

    亲属称,余老汉捡回家中的盐吃了数天。"老头子在使用那盐后,两个孙子立即出现了不适症状,"该亲属称,"要是他了解亚硝酸盐,烧菜时就不会继续放了,以至于事发当天中午,两个孙子吃了大量加了盐的肉。"

    "老头子要是懂亚硝酸盐能使人中毒就好了。"说到这个,该亲属一脸痛心。

    "这盐放在熟食店里用来干嘛?"1222中午,一位村民这样问道。

    全凭经验的"增色"

    "在熟食制作工艺上,可能需要加香料、老抽,还有其他香精等添香剂。"长期生产熟食的伍先生告诉记者,问题在于如何保持熟食的外表光鲜度以及防腐呢?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亚硝酸盐可以在熟食制作中解决这两个问题。

    不过从2012612起,卫生部、国家食药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决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

    原因很明显,就是亚硝酸盐的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致命。

    但仍然有很多商家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伍先生称,对于正规的食品生产厂家而言,亚硝酸盐的添加有着程序和数量上的严格要求。但对于小作坊和私人熟食店而言,店主若有烹饪熟食的需要,只能有一个使用方法,"尽量锅里少放些,添加这种作料,店主基本上都知道是属于违规的,会将致人于死地。"伍先生称,对于添加的量,基本上根据自己的经验。

    随处可买的"毒盐"

    那么,已经在餐饮单位中被明令禁止采购使用的亚硝酸盐怎么会出现在熟食店中呢?

    1222,在毛家塘南北干货市场经营盐货的商铺里,店员告诉记者,这种盐料每包价值15元,一包装的盐品重量为1公斤。

    店员表示,该盐品如果加入到熟食的烹饪过程中,的确是会改善熟食的"卖相",要增色就选这个盐。当记者表示"中毒"的担忧后,店员称,有使用说明,而且"尽量少放些".

    随后,当记者表示了购买愿望后,店员称,货架上没有这样的亚硝酸盐,但仓库中会有。

    数分钟后,该店员拿来了这包亚硝酸盐。

    根据这包购置的亚硝酸盐,其外包装上明显标注"有毒品"的字样,而且注明"不可直接食用",并在使用说明中强调"请放置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如眼睛接触,请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和就医".

    根据包装标识,生产厂家来自于天津。在使用说明中,其对酱卤肉制品类、熏烧烤类、油炸肉类、肉灌肠类、发酵肉类制品等分别根据GB2706的规定作出了最大使用量0.15g/kg 以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规定。

    按照规定,只有食品加工企业可以购买使用亚硝酸盐,但该店员对记者的购买资质并未过问。

    记者在市场中走访多家盐铺得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亚硝酸盐暗地里在市场上流通,而购买者均为"老顾客""熟面孔".

    一名盐商告诉记者,亚硝酸盐不能摆放在货架上,因为这种食品添加剂一旦使用不当极其容易引发食品中毒事故。

    "按常理是不能随便卖的,"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盐商称,"但是有需要,就有售卖,这也是正常的。"按照该盐商的说法,在熟食店里几乎都会放置极其少量的亚硝酸盐用以"增色".

    相关新闻

    误食亚硝酸盐老人

    已康复出院

    经过数日调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青浦华新镇安徽来沪人员一家三口误服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进一步原因。

    经青浦食药监分局和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其中毒物亚硝酸盐来源是,上述两男孩的祖父把居住地附近已歇业的明丽熟食店扔在拾荒车上塑料罐中的亚硝酸盐拿回家,误将此作为食盐用于制作菜肴而导致的一起中毒事件。目前老人已康复出院。陈斯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