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 

食品专家提醒:莫把粽子当甜点 网购粽子有风险

信息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时间:2013-06-0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端午节还未到,但各式各样的粽子早已“出生”,甚至已经有人捷足先登,早已大快朵颐。但是在选购、食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哪些人不宜吃粽子,和什么食物搭配更健康。针对有关粽子的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食品安全专家。

    翠绿粽叶不可取 正常粽叶发暗发黄

    不管是决定自己包粽子还是买现成的粽子,首先要注意粽叶。农绍庄提醒市民,“翠绿欲滴的粽叶千万不要选择,曾经出现的‘返青粽叶’,最近虽然少见,但也应引起注意。”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外观色泽鲜绿,在浸泡粽叶时加入了某些化学制剂,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

    农绍庄提示大家,选购粽子时不要贪图颜色鲜绿好看,用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虽然颜色陈旧暗淡,但更加自然、安全。选购时一是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二是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黄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淡黄色。

    选粽子看清标志 网购“自制粽子”有风险

    农绍庄建议市民到证照齐全的商场、市场、餐饮企业、超市等购买正规生产厂家出产的粽子。这样能保证粽子质量,出现质量问题时,方便维权。农绍庄介绍说,选购粽子有三点一定要注意查。首先要看包装上是否有“QS”标志。对粽子的生产,国家有严格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在取得生产许可证后生产,即包装上应有QS标志。其次要看粽子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由于市场上销售的粽子种类繁多,粽子的成分不同,保质期也不同。最后要观察粽子的形态。正常的粽子应该是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查看包装是否有漏气或胀气现象。

    对于网上售卖的家庭作坊制作的粽子,农绍庄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购买。这类粽子不仅包装上没有标注生产商、生产日期等,缺乏质量保障,而且这些自制粽子在运输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缺乏冷藏保鲜措施加上气温偏高,粽子很容易发生变质。同时,网购粽子维权也不容易,一旦发生因食品变质引发的食物中毒等情况,维权也很困难。

    吃粽子有讲究 必须煮熟煮透

    吃粽子是有讲究的,农绍庄提醒大家有三点一定要注意。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粽子要熟透,很多人看着锅里的粽子阵阵飘香,就迫不及待地想捞出来解馋,其实这时候还没有真正煮熟。粽子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熬到一定时间后才能真正的熟透。如果是在超市买回成品粽子,一顿吃不完要放冰箱里。下一顿再吃前,一定要放在锅里重新煮透才能吃。第二点要注意粽子不能存放太久。像现在很多五花八门的馅料做成的粽子,比传统的粽子更容易变质。如果一顿实在吃不完可以放冰箱保存。第三点就是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因为美味而食用过量。因为粽子大多是用糯米做的,黏度比较高,不容易消化,而且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般一天吃一两个就可以了。

    莫把粽子当甜点 节后胃肠要休息

    农绍庄表示,粽子绝不是零食或甜点,千万别让它在餐后出现。现在的饭局上,会让宾客先吃菜和主食,最后才上粽子,把它当甜点,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粽子的名分是主食,请不要给它辅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早上吃了粽子,中午、晚上可不可以再吃呢,农绍庄意见是最好不要吃。

    每年端午节,都有人吃坏了肚子。农绍庄说,因为中国人的节日都离不开餐桌饮食,常常是饱了口腹之欲,却留下节后的“难过”,加上端午节的粽子难消化,“难过”的人就更多了。那么怎样自我调整才能安然过节呢?农绍庄建议,就算假期里相安无事,为稳妥起见,过了端午节之后,最好在三五天内以清淡饮食为主,让超负荷运转的胃肠道好好休息一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