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用市场上买回来的味精炒菜,每次如往常一样放盐,可炒出来的菜越来越咸,后来发现,味精中竟被加了盐。
味精中为何要掺盐?部分市民怀疑,可能是小作坊为降低成本用盐充当味精。对此,我市工商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期将对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有些味精里咋含盐?
市民徐先生在购买味精时发现,有些味精里面是加了盐的,这不禁引起了徐先生的好奇。“难怪现在炒菜越来越咸,是不是味精里面的食盐加得太多了?”
接到了徐先生的报料,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走访了不少超市后,记者发现,正在市场的味精基本分为三种,加盐味精,无盐味精,以及增鲜味精,价格也是依次递增。
在西区内的一家大型超市内,记者经过对比,一包500克的纯度为80%的加盐味精售价为8.8元,而同样品牌,同样重量的无盐味精(纯度大于99%)卖价为9.2元,增鲜味精的价格则超过了10元。
在一旁超市摆放的食用盐的价格则要比味精便宜了不少,记者注意到,几种品牌的盐,500克价格都在1.5元左右。
无盐味精价差这么大?
售货员小张告诉记者,销量比较好的是无盐味精,“可能是害怕加盐的吃了过咸,增鲜的价格又稍高了一些。”
无盐味精是不是就真的不加食盐呢?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位于秋雨路上的四季园菜市场发现了问题,在这里一包1850克的无盐味精,售价只有29元,平均500克的无盐味精只有6.4元,与超市足足相差了2.4元。
“师傅,你们这的价格怎么与超市相差这么大?”记者询问道,“我们的进价便宜,所以卖得也就便宜。”店主回答道。经过多番询问后,店主承认,无盐味精里面确实添加了部分食盐,但添加的量是多少,他也并不清楚。
不少市民很担忧,一些味精若来自黑作坊产的,标着“无盐”却掺了盐,岂不是自己既多花冤枉钱,又盐摄入量超标?
加盐可降低加工成本?
那么,个别商家为何要在味精里加盐,是不是因盐比味精便宜?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也透露,味精里加盐已成为一种“潜规则”,的确是因为利润作祟。
事实上,根据我国制定的标准,味精有普通味精、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3种。无盐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必须等于或大于99%。只有加盐味精是定量添加精制盐的均匀混合物,但加盐味精产品的谷氨酸钠含量应不小于80%,食用盐添加量应小于20%。
根据相关部门的检查情况来看,一直以来,不良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加入过量的盐或淀粉,欺骗消费者,尤其以黑作坊假冒产品为甚。
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袋500克的味精来算,正规味精进价一般在12元左右,而谷氨酸钠含量不足的味精的进价一般只有4元左右,进价悬殊。该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混入盐或者淀粉的味精,往往流向餐馆或食堂,由于混合的成分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直接伤害,从而被不良商贩钻了空子。
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是花了味精的价格买了食盐或者淀粉。
该业内人士同时透露,味精的鉴定要求较高,耗时较长,需要到相关质检单位鉴定,费用昂贵,所以才导致生产味精的厂家有恃无恐。
加盐味精有没有危害?
那么,味精加入过量食盐,影响健康吗?记者采访了苏北医院临床营养科副科长赵绮华。
“食用加盐味精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增加食盐的摄入量,相信也有不少人知道,每个成年人一天摄入的食盐量应该不超过6克,其实今年刚刚公布了新的标准。”赵绮华告诉记者,今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新的食盐摄取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
食盐过多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赵绮华说,吃盐量与高血压的发病率确实有一定的关系。
吃盐越多,高血压发病率越高,在我国食盐量较低的广东省,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5%;而喜食咸的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则明显增高。这是因为盐会导致血流黏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此外,食盐过多也会引起水肿,甚至危害心脏。
含量低于标注的咋处理?
“加盐可降低味精生产成本,一些小作坊会不会大肆添加?”调查中,一些消费者提出了这样的担忧。
对此,广陵工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商家在包装上标的是纯度99%的味精,但消费者怀疑味精内加了盐,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在经过权威部门检测后,如果味精的含量低于99%,可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货,并获得10倍赔偿。而对于生产厂家,工商部门将进行依法查处,对于销售劣质味精的商家将会进行相应下架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处以一定罚款。
那么,市场上有没小作坊味精销售?该负责人表示,以前在扬州城郊的小作坊中,确实查处过含量不达标的味精,也查处过冒充名牌味精的窝点。“像菊花味精、太太乐、味全味精这些大品牌,都是小作坊喜欢假冒的,这些假冒伪劣的味精,在生产出来之后会被送往一些小超市销售。”
不过,随着味精市场的日益成熟,现在这些扬州周边的小作坊已经难以寻觅,“今年并未查处到本地生产的劣质味精,但既然有消费者怀疑买到劣质味精,工商部门将在近期组织调味品市场的专项检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合法保护。”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