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青少年健康青少年健康 

六成中小学生健康意识淡薄 考分健康孰重孰轻?

信息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11-04-2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少年时期是为一生的健康打基础的关键阶段。然而,本市有关部门对千名中小学生开展一项调查发现,六成以上中小学生缺乏健康知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体质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疾病等健康问题。

       目前青少年缺乏健康知识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正在逐渐威胁他们的健康。在饮食上不吃早餐、挑食偏食、爱吃高热量的洋快餐、喝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等;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熬夜,疲劳用眼,缺乏锻炼;不顺畅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压力和挫折使他们出现过度焦虑、强迫行为等情绪问题;缺乏安全自救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青少年意外伤害事件居高不下。

  调查发现,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与家长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在很多家中的心目中,考试和分数依然是最高指挥棒。与健康相比,更多的家长更关注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一位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家长强加给孩子的任务和压力太重了:盲目给孩子课外报班,学生完成学校作业后家长还要额外“上量”,甚至孩子生病了,一打完针、吃完药马上就被赶回教室,不能因此耽误学习。

  对此教育专家指出,目前,在较重的课业负担下,中小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被忽视,必然造成青少年健康状况下降。

中小学都要开健康课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有益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纠正不良卫生习惯,进一步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市教委昨日下发《天津W020140522545478793535.gif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从2008年新学年开始,本市中小学所有年级都要开设健康课,并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课时、有师资、有考核,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健康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纲要》要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要成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都要开设健康课,其中初三、高三年级每学年8课时,其他年级每学年16课时。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健康教育课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经常接触和熟悉的学习、生活方式为重点,采取灵活多样、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授课方式,由浅入深普及卫生知识。其中,小学阶段从早晚洗脸,学会正确刷牙、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等良好习惯养成入手,逐渐加入学会与同学交往,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有节制地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等内容。初中阶段特别加强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对毒品、艾滋并沉溺网络的危害等进行宣传教育。高中阶段重点训练学生克服环境适应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正确处理各种挫折和心理矛盾,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学会调整亚健康状态的能力。

  落实健康课 关键在课外

  就市教委下发文件将健康教育课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一事,记者昨天和今天上午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多数被采访者表示非常支持和欣喜,认为这样能对未成年人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矗同时,不少人也对健康教育能否落在实处、迅速收到成效表示担忧。

  许多市民说,现在是老年人最注意健康,自觉地进行锻炼和保健;中年人开始花钱去旅游、运动和健身;唯独青少年,最应该注意身体时却动得最少、体质最差。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太有必要了,否则光有知识,身体不行,一样什么也干不了。一位小学老师认为,健康教育能否收到成效关键看落实。目前,偏重智力培养的畸形人才观依然流行,推行健康教育可能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健康教育真正受到重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方面,健康教育课缺乏专业师资队伍,课时可能被文化科目挤占;另一方面,家长健康知识相对匮乏,当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健康知识与家长的观念相冲突时,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很难得到实践和巩固。

  教育专家周梅指出,青少年健康教育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配合,学校开设健康课在这方面起了个好头,但是能否真正让孩子们受益关键还要看课外。专家呼吁,家长也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转变陈旧、错误的养育观念,把注意力从分数转到孩子的终身发展上来。社区应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孩子们进行健康小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动起来、阳光起来、健壮起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