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青少年健康青少年健康 

龋齿的防治

信息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11-04-2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一)关于龋齿
      1.龋病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发生的牙体硬组织的无机物脱矿、有机质分解、并可破坏造成牙体缺损的一种疾病。患有龋病的牙齿为龋齿。由于龋齿在人类的发病率比较高,流行范围较广,对人类的危害性很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全世界应重点防治的第三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口腔健康的标准”下的定义如下:
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1989年由卫生部、国家教委等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教育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口腔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保健水平。
(二)龋齿发病因素
      病因较为复杂,以往有许多学说都不能完满地说明真正的致病因素。总的来说应包括细菌与菌斑、牙齿的形态、位置和结构、唾液、全身因素、食物及时间因素这几个方面,只有在这几个因素同时并存的条件下,龋齿才能发生。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面上的一层无色粘性软膜。膜上吸附着和繁殖着大量有害细菌,也包含着多种细菌产物。菌斑的明显特点是形成快,清除难,能致病。菌斑附着在牙面上,肉眼看不见,只有用显示剂染色后,才能看到。可用品红、四碘萤光素等染料显示。
(三)龋齿的危害性
1.干扰咀嚼、消化、吸收,使身体得不到必需营养;
2.导致牙髓炎、颜面蜂窝织炎,影响颜面发育和健康;
3.病灶,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毒素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向全身扩张,通过变态反应,诱发全身性疾病。因此,龋齿是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肾炎、心内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四)保健牙刷和正确的刷牙方法
       1.合乎要求的保健牙刷是:刷头短而窄,刷柄直而扁,刷毛细而有弹性。刷头长度不超过32mm,宽度10—12mm,高度10mm,毛束2—3排,每排6—8束。束间与排间有足够的间隔。
       2.正确的刷牙方法:刷上颌牙外侧时,牙刷侧面紧贴牙面和牙龈,毛尖向着上牙龈,顺牙缝向下移动;刷下颌牙外侧时,先将牙刷侧面贴着牙颊面和牙龈,毛尖向着下牙龈,顺牙缝向上移动;刷上前牙内侧时,牙刷竖朝下,刷毛尖端轻轻压住牙龈边缘,顺牙缝向下拉动;刷下前牙内侧时,牙刷竖朝上,刷毛尖端向牙龈,顺牙缝向上拉动;刷咬合面时,牙刷平放在该面上,前后拉动,上下、左右、里外都要刷到。
(五)健康教育处方
      1.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用量。对食物要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对于儿童,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尤其应多吃些含有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例如黄豆和豆类制品、肉骨头汤、海带、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有很大的好处。儿童还应改掉两餐间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的习惯(对牙齿危害最大)。少吃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良好的标准是无菌斑。口腔卫生的重点是要消除牙菌斑、软垢、牙石、食物碎屑和牙面色素。因此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发酵,减少牙菌斑的形成。要选用保健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但良好的刷牙方法仅能去除约70%的牙面菌斑,因此还必须使用牙线、牙签来去除邻面的菌斑。
      3.采取防龋措施:氟素可以预防龋齿,这在科学上已有证明。但其毒性却很大,所产生的后遗症——慢性氟中毒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防龋的功绩,一旦氟中毒,所产生的后遗症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儿童时期要防止氟素过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在量的方面要加以控制,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克,即挤出的牙膏占到牙刷头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即可。幼儿不宜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以免吞下过多的氟,引起氟中毒,高氟地区一定要禁用。含氟牙膏不是人人都能用的。近年来应用窝沟封闭剂涂擦于儿童的牙齿表面,封闭容易发生龋坏的窝沟、点隙等部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保护新生恒牙的方法。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平时要注意自我经常检查口腔,每半年可请口腔医生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由于儿童乳牙龋病发展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龋齿,应及时到医院,由口腔科医生进行充填、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