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有什么危害?骨科医生会告诉你,除了伤肝,还会伤骨。记者近日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专题学习班了解到,原本多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的骨科疾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今已经发生在20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
据该院老年骨科主任张卫红介绍,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目前,他所在的科室多年来已累计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近500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才24岁。
什么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容易引起这种疾病呢?张卫红提示,一是长期大量饮酒;二是过度肥胖。具体来说,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细小静脉内皮损伤,导致局部血管挛缩、血栓形成。饮酒还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静脉中游离脂肪滴增加,在局部形成脂肪栓塞。上述改变使静脉回流障碍,可造成局部缺血,引起骨营养代谢障碍,骨细胞萎缩死亡。
因此,有长期大量饮酒习惯的市民,如发现髋关节或臀后部、腹股沟区等处疼痛,年龄又在30岁至50岁之间,一定要及时就医。同样,体重过重、血脂高也是股骨头坏死的诱因。所以一旦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医生都会要求患者积极减轻体重,这样做既可以延缓病情进展,还可以降低股骨头塌陷的发生率。
股骨头坏死症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在进行体育运动前,充分做好髋部的预备活动;在扛、背重物时,避免髋部扭伤。不酗酒,低脂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居住环境不宜太过潮湿(风湿病也是引发股骨头坏死的因素之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