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 

让孩子远离大“铅”世界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2015-11-0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关注一:铅主要来自哪里?

  铅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主要有工业性来源和生活性来源两大类。据专家统计,其中,工业性铅污染导致的儿童血铅水平超标大约占到60%

  工业性铅污染主要包括铅矿开采、金属冶炼、蓄电池生产回收、造船和拆船、电缆制造和废旧电子拆解等。

  随着我国铅酸蓄电池需求的激增,铅矿开采、冶炼、蓄电池制造和回收工厂大量涌现。据颜崇淮介绍,全球现在铅的年产量大概是1000万吨,其中一半产自亚洲,70%以上用于制造汽车和电瓶车使用的蓄电池;而全球蓄电池1/3来自中国,目前中国蓄电池产量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长。

  颜崇淮告诉记者,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只有2~3年,最多5年,现在回收处置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他曾在安徽阜阳农村调研时看到,很多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回收处理废旧蓄电池,然后炼成铅粉,最后生产成铅锭,没有任何环保和卫生措施,有的家庭甚至直接用蓄电池的外壳砌院墙。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血铅水平就会很高,有的甚至达到500微克/升。”颜崇淮说。

  此外,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也是目前造成铅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前几年在广东汕头、浙江台州等地,电子垃圾回收拆解几乎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导致当地环境污染严重。

  颜崇淮强调,生活中的铅污染也不容忽视。据他统计,生活性铅污染导致的血铅超标儿童大概占到门诊病人的40%左右。

  比如,江浙一带有使用锡壶等含铅器皿盛放食物和饮用水的习俗,有的在祭祀活动后将锡壶中剩余的黄酒作为烹调用料酒炒菜全家食用;在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江苏等省份,有些地区有给儿童使用红丹粉(四氧化三铅)、黄丹粉(一氧化铅),以及使用含有宫粉(碱式碳酸铅)的痱子粉护理皮肤的传统习俗,孩子通过手接触铅粉然后经口误吞误吃,这些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铅中毒,并且这类铅中毒儿童有一个特点,就是年龄普遍偏小,大多数是婴幼儿。还有部分地区老百姓使用治疗儿童腹泻、癫痫、皮肤病的偏方,很多里面都含有铅。

  另外,使用一些传统工艺制作食物也会导致食物中含有大量铅,如爆米花、皮蛋;做工不好的陶瓷餐具中也会含有铅,甚至其他重金属。一些质量较差的绘画颜料或蜡笔等,用后如果不好好洗手也会造成铅暴露。

  颜崇淮教授曾对他所在医院去年血铅超标住院患者进行过统计,177名住院患者中因为工业污染导致血铅超标的占到60%,这其中因铅酸蓄电池生产导致的血铅超标患者占到一半,蓄电池回收占到10%,金属加工占到6%,金属冶炼占到6%,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占到17%。177名住院患者中,因生活铅污染导致血铅超标患者占到了40%,其中使用红丹粉和黄丹粉等为婴儿护理皮肤的占到了60%以上。

  关注二:铅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铅中毒可造成儿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甚至导致中毒性脑病,出现昏迷和死亡;即使血铅水平很低,也会对儿童的智商产生影响

  铅是一种用途广泛而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威胁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常见危险因素,被称为儿童的隐型杀手。颜崇淮告诉记者,通常认为0~6岁的儿童对铅的毒性高度敏感,以后随着年龄增大,对铅毒性的抵抗力也就会增强。

  那么,铅对儿童究竟有多大危害?

  在此次大浦镇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中,大多数血铅超标的孩子都出现了一些共同症状,如肚子疼、乏力,有的甚至出现了发育迟缓的迹象,还有的孩子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慢、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

  “铅对人体具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特别是对处于快速发育当中的儿童,是影响健康最大的一个重金属。”据颜崇淮介绍,当人体内血铅水平达到1000微克/升以上时可致死亡,在500微克/升左右就会引起严重贫血;达到100微克/升时,小孩子一般没有症状,叫无症状铅中毒,但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依然有影响,会引起儿童智力下降。

  铅对儿童的危害,与儿童血铅水平及接触铅时的年龄和持续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颜崇淮表示,孩子越小,对铅的毒性越敏感,接触铅的时间越长,毒性越大,危害就越严重。严重的铅中毒,可造成儿童多系统损害,如损害造血系统引发严重贫血;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导致严重腹绞痛、便秘、恶心和呕吐;损害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甚至导致中毒性脑病,出现昏迷和死亡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通过乳汁输送给婴儿,因此,怀孕前、怀孕时以及哺乳期接触铅的妇女,可造成胎儿及婴儿铅中毒。”颜崇淮说,“此时,新生儿对铅的抵抗力最差,最容易受到铅的毒害。”

  由于胎儿和儿童处于特殊的生理发育期,机体对铅的吸收率高而排泄能力弱,骨骼中蓄积的铅向血液和软组织的流动性大,而且儿童经口和呼吸道摄入铅尘的机会较多,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对铅的毒性作用易感性强,因而更容易发生铅中毒。在同一环境同一接触水平下,铅对胎儿和儿童的毒性作用较成人更明显。

  颜崇淮告诉记者,一系列最新研究表明,即使血铅水平在50微克/升左右水平,对于儿童的智商仍有明显影响,会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异常等问题。有人曾对美国全国2500万名儿童进行影响智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分析,发现早产是影响智商最主要的外界因素,占到1/4强;第二个因素就是铅,第三个是农药污染;排在第四位的是铁,缺铁可导致智商损害。

  让孩子远离铅危害,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关注三: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如何?

  我国儿童血铅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根据正在开展的一项全国摸底调查初步结果,9000名被测试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28微克/升

  研究显示,过去20年当中,我国儿童血铅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个地区之间依然有较大差异,这主要跟工业发展及当地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北京儿童血铅水平,从上世纪90年代超标比例60%,到2010年已降至1.38%;上海在这个时期超标比例也从40%降到1%,最近两年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目前,颜崇淮教授正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对全国0~6岁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研究从全国抽样,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选取5个省,每个省选取6个区县作为调查点,其中大城市选取两个区,中小城市选取两个区,农村选两个县,每个点400个左右的孩子,全国90个点共3.6万名儿童。

  据介绍,目前现场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已经初步测出9000例儿童血铅水平。初步测试结果显示,所测试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28微克/升,其中超过50微克/升的人数占3.9%,超过100微克/升的只占0.1%。

  “我国儿童血铅水平总体比较乐观,我们这次做的是整群抽样,是非常严格的抽样调查,其结果更能反映我国儿童血铅的真实情况。”

  但同时颜崇淮也表示,由于儿童血铅超标存在明显地区性分布特点,以点源性污染为特征,也就是说在一些存在铅污染的涉铅企业周边及具有不良生活习俗的地区,往往儿童血铅水平都较高,对当地儿童健康影响较大,应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在过去二三十年中下降的原因,颜崇淮解释说,主要是由于停止使用含铅汽油,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到2000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停止使用含铅汽油;并且关停并转了一些铅污染严重的企业,加上清洁能源的普及,以及涉铅工业的分散转移。此外,我国做了大量的科普宣传工作,老百姓防铅知识得到了普及,行为纠正等方面做得比较好,这都是儿童血铅水平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

  但他也强调,我国现在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铅酸蓄电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无法替代,并且需求量很大;工业性铅污染向农村及西部地区转移;传统的不良生活习俗根深蒂固;许多涉铅工业规模小,以家庭作坊为主,因此在一些局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还非常严重。以涉铅企业为中心的点源铅污染为特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注四:儿童血铅标准怎样划分?

  我国规定,儿童血铅低于100微克/升,是可以接受水平,达到450微克/升以上时,为重度铅中毒

  颜崇淮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医学界普遍认为血铅浓度达到600微克/升以上,孩子出现贫血、腹绞痛、惊厥等症状,才像成人一样可被诊断为铅中毒。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表明,血铅在100微克/升左右时,虽然不至于产生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体格生长和听力产生一定损害。因此,美国疾控中心于1991年将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修订为大于等于100微克/升。

  也就是说,只要儿童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微克/升,不管其有无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生物化学改变,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2012年,美国又把儿童铅中毒标准修订为50微克/升。同时,强调6岁以下儿童每年必须进行血铅筛查。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儿童铅中毒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并借鉴国外经验,对降低我国儿童铅中毒患病率进行了有益探索。

  2006年2月,原国家卫生部公布了由国内专家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规定了中国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和分级。

  考虑到民众对“中毒”一词易产生歧义,我国又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铅血症”一词,用以定义儿童血铅水平在100~199微克/升这部分人群,并把“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确定为血铅水平高于或等于200微克/升。

  ■ 新闻聚焦

  湖南衡东300余名儿童铅超标

  据媒体报道,5月31日,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医院,湖南省衡东县大浦镇居民毛宝珠拿到了6岁孙子易万军的血铅复诊结果:血铅值为172微克/升。而一年前,易万军的血铅数值是317微克/升,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血铅还是大大超过了100微克/升的儿童标准值。

  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在衡东县大浦镇引起了恐慌,很多人带着孩子到医院去做检查。经过统计,在仅有4万余人口的湖南省衡东县大浦镇,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的儿童超过300人,当地居民认为这与一家生产电解锌的化工企业——美仑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有关。

  那么,铅中毒会对儿童健康造成怎样的危害?铅都来自哪里?日常生活该如何预防儿童铅中毒?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颜崇淮教授。

  ■ 专家建议

  颜崇淮

  主要从事儿童环境医学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儿童保健的临床工作,在儿童铅中毒的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针对未来我国环境铅污染的治理和铅中毒的预防,颜崇淮建议:

  治理环境污染,减少工业性铅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轻因火力发电所造成的环境铅污染。加强科普宣传,减轻重点地区生活性、工业性铅污染对儿童健康危害。

  同时,进一步完善儿童血铅筛查技术和血铅测定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全国统一的血铅质量监控预警网络。

  此外,颜崇淮还建议,推动国内儿童血铅筛查立法,在有条件的地区,争取0~6岁儿童每人均有机会进行一次血铅测定;而在铅污染重点区域或有与铅相关生活习俗的地区,0~6岁儿童应该每年进行一次血铅测定。

  ■ 应对措施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儿童铅中毒?

  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当行为可使铅进入体内,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远离大“铅”世界。

  1、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饭前洗手十分重要。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沾污双手,很容易随进食或通过习惯性的手-口动作进入体内,造成铅负荷的增高。

  2、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3、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用品。

  4、经常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儿童食品及餐具应加罩防尘。

  5、不要带儿童到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6、直接从事铅作业的家庭成员下班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洗澡。不应将工作服和儿童衣服一起洗涤。避免在铅作业场所(或工间)为孩子哺乳。

  7、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多开窗通风。孕妇和儿童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8、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避免食用皮蛋和老式爆米花机所爆食品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9、不能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隔夜水或水头水)为儿童调制奶粉或烹饪。

  10、不再使用锡壶盛放的黄酒、水或饮料给孩子饮用,或烹调食用。

  11、避免在家里燃烧锡箔,在室外烧锡箔时,应将儿童带离现场。

  12、避免给孩子使用偏方药物治病,特别是一些矿物粉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铅等重金属。

  13、部分地区给新生婴儿使用红丹粉或黄丹粉护理皮肤的传统习俗,应彻底摒弃。

  此外,儿童患营养不良,特别是体内缺乏钙、铁、锌等元素,可使铅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确保儿童膳食平衡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含钙充足的乳制品和豆制品。

  儿童应定时进食,避免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因为空腹和食品过分油腻会增加肠道内铅的吸收。

  ■ 答疑解惑

  涉铅常见问题答疑

  解答专家:原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儿科医生余高妍

  问:铅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答:儿童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摄入体内(约占85~90%),其次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约占10~15%);此外,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由母亲传递给胎儿/婴儿。因此,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关键是防止“铅从口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更要避免铅污染源。

  问:铅会经皮肤吸收吗?

  答:有机铅(四乙基铅)确实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但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有机铅的机会很少,所以不算是铅进入人体内的主要途径。

  问:铅能自动排出体外吗?

  答:铅排出体外的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经肾脏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二是经胆汁分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三是随着头发、指甲、牙齿等脱落而排出体外。女性还有些特殊的途径:经期可以通过经血排出少量铅,妊娠期可以通过胎盘排出铅给胎儿,哺乳期可以通过母乳排出铅给乳儿。

  以从消化道摄入的铅为例,大多数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少部分铅会吸收入血液,而吸收入血液中的铅,约有一半会在一个半衰期内排出体外,剩余一半会保留在体内,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步排出体外或保留在体内。

  问:哪些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

  答:妊娠期孕妇和胎儿,6岁以下儿童,从事铅作业的人员,铅工业污染区居民,公路干道附近居民,及习惯使用含铅产品的人等。

  问:为什么铅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答:儿童比成人摄入铅的机会和量多,吸收率高,儿童呼吸道的铅吸收率是成人的两倍,消化道的铅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而儿童铅排泄率低,婴儿排泄率仅是成人的1/17,并且儿童对铅毒性的敏感性高,主要因为神经系统等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儿童是铅污染的主要受害者。

  问:儿童血铅水平有安全范围吗?

  答:儿童血铅水平并无安全范围,环境铅暴露也无绝对安全范围,任何水平铅暴露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是不利的,即使低水平铅暴露也应引起广泛重视。

  儿童啃咬铅笔会铅中毒吗?

  儿童思考问题或没事时会无意识地啃咬铅笔,这令很多家长既头疼又担心。在大浦镇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中,当地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超标原因不能确定,嘴里咬铅笔也可能造成铅超标。那么,孩子啃咬铅笔到底会不会导致铅中毒?

  其实,铅笔芯的成分并不含铅,铅笔的笔芯是石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儿童啃咬铅笔时无意中摄入的碳对身体几乎没有影响,但长时间、大量的啃咬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专家提醒说,铅笔外表涂有一层彩色油漆,而油漆内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铅,还有铅笔表面会沾上一些灰尘,这些灰尘里可能会有些铅,如果孩子长期啃咬铅笔,会摄入油漆和灰尘里面的少量铅,也不利于健康。另外,铅笔本身可能不干净,会带有细菌,常咬铅笔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