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 

福建11条江河入海口水质污染严重

信息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3-07-2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今年5月份,福建省对霍童溪、闽江、九龙江、东溪等11条主要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当月河流水环境均为劣四类海水水质,11条江河入海口无机氮含量均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处于严重污染状态。

据了解,5月份,木兰溪入海口的化学需氧量和龙江入海口的石油类含量为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9条江河入海口的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含量均为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交溪入海口的活性磷酸盐含量为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10条江河入海口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11条主要江河入海口无机氮含量为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大部分江河入海口的无机氮含量与上月相比有小幅波动。而江河入海口的石油类含量与上月相比大部分变化不明显,但闽江和龙江入海口的石油类含量上升明显,上升幅度分别为157%152%

5月份,11条主要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从优到劣依次为霍童溪、杯溪、交溪、漳江、敖江、东溪、闽江、龙江、晋江、九龙江、木兰溪。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是影响其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关专家分析,5月份11条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变差,原因包括当月部分地区受强降水影响,大量陆源污染物进入流域,龙江、闽江等入海口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含量上升较为明显,闽江、漳江、霍童溪等入海口的活性磷酸盐含量上升也较为明显。受水温上升,浮游植物的生长加快吸收较多的营养盐影响,部分江河入海口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有所下降。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流域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流域沿岸垃圾的综合治理,建立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加快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