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公共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成了大家最爱的“避暑天堂”。在此提醒各位,玩水的同时,也要当心公共泳池、水上乐园里,可能潜伏着的一些“隐形麻烦”哦。
为什么游泳也会有安全隐患?如何“玩得开心,游得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一下。
一、小心公共泳池里潜伏着的这个“隐形麻烦”:“泳池病”
泳池病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因公共泳池卫生管理不当或个体防护不足引发的疾病总称。常见于夏季游泳场所,涵盖呼吸道传染病、胃肠道疾病、皮肤感染、眼部及耳部炎症等健康风险,主要由池水、公共物品(如毛巾、拖鞋等)中的细菌、病毒进行传播,或因氯消毒不当、化学刺激引发。
公共泳池是公众活动频繁的场所,有可能会存在一些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二、夏季玩水需警惕这些“泳池刺客”
公共泳池中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会引起皮疹、伤口感染、尿路感染、眼部感染、外耳道炎、脓疱疮等。
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和肠道病毒,这些病毒在泳池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传播风险。
腺病毒,也被称为“毒王”,能感染人体多个系统,常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和淋巴结等,可引起咽结膜热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常见的泳池病。
1.咽结膜热
俗称“游泳池热”,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结膜炎。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毛巾、玩具、游泳池水等),从眼结膜侵入人体而导致发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烧不退、喉咙红肿疼痛明显、红眼睛(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
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腺病毒也可引起。
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红、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
3.外耳道感染
当游泳时进入耳道的污水未及时清理,可能引发此类感染,该病症俗称“游泳耳”。
感染部位位于外耳道,各年龄层游泳者均可发生,典型症状为持续性耳痛与明显不适感。
4.妇科感染
公共泳池环境复杂,存在多种可能导致妇科疾病的病原体和风险因素。尿路感染、生殖器真菌感染及阴道感染也是常见病症。长期暴露或长期浸泡在含氯等消毒剂的泳池中,可能会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导致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病原体过度生长,从而引发阴道炎。
5.皮肤感染
在水中泡的时间越久,皮肤角质层越柔软和开放,抵挡外来病菌的作用也会下降,感染皮肤疾病的几率就会增高,容易造成皮肤浅层的真菌感染,如脚气、股癣、灰指甲等。
三、这4个因素可能是细菌、病毒“入侵”泳池的关键
1.泳客未淋浴进入泳池
游泳者体表的汗液、皮屑、化妆品等可能携带细菌,未淋浴直接入池会增加污染风险。研究表明,淋浴1分钟可以冲走身上约70%的污染物。
2.排泄物污染
尿液中的尿素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降低余氯杀菌效果,同时为细菌提供氮源。根据美国CDC的研究数据,大多数人身体表面在任何时刻都残留约0.14克粪便物质,未淋浴直接入池会增加粪便污染风险。
3.不洁泳具污染
共享泳具(如泳圈、浮板)若未消毒,可能成为细菌传播媒介。
4.池边设施污染
池边的公共扶手、躺椅若清洁不足,可通过接触传播病菌。
远离“泳池刺客”,不仅要选择一个“合格”的泳池,更要注意自身身体情况和个人卫生。快收下这份安全指南,让你畅快玩水、健康度夏。
四、3个步骤挑选合格的游泳场所
1.看环境
看泳池环境是否干净整洁。看更衣室和沐浴室。更衣室和淋浴室需宽敞、通风良好,有公共卫生间。
2.看水质
可通过“一察二观三闻四感”辨别游泳场所水质好坏:
一察:池水应清澈透明,无漂浮物和沉淀物。
二观:池水应呈淡蓝色。
三闻:有轻微氯味,无刺鼻异味。
四感:水质优良时,感觉软,无硬、涩感。
3.验证明
①泳池是否具备卫生许可证?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要求,游泳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将《卫生许可证》公示在经营场所明显的位置。
②泳池卫生信誉度等级如何?
卫生信誉度分为ABC三个等级,优先选择A级泳池。
③泳池是否具备《游泳池水质检测合格报告》和水质公示牌?
游泳池水质检测合格报告是检测游泳池水质是否合格的证明。另外,按规定,泳池每场开放前、开放时,均应对泳池水进行池水余氯、pH值、温度等指标的检测,并在公示牌上公示检测结果,记录备案。
五、游泳前和游泳结束后必须做好这些事
1.游泳前准备
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患有心脏病、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性病等患者避免进入公共泳池游泳。
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冲净全身,正确佩戴好泳镜、泳帽、耳塞、鼻塞。避免使用公共物品,如毛巾、拖鞋等。
不随意触碰公共设施、坐在池边/地面等,这些公共物品或设施可能被病原体污染,接触后容易导致感染。
2.游泳结束后
上岸后立即裹上浴巾,避免体温过快下降。
冲洗身体(可以使用弱酸沐浴露和去氯洗发水)和耳朵。
若耳内进水,可将头向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
建议游泳后刷牙、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避免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池水进入口腔和眼睛。
及时排尿,减轻尿路感染、妇科疾病的风险。
立即冲洗泳衣,避免潮湿的泳衣成为病菌的滋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