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艾滋病防制艾滋病防制 

教育部官员:加强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疫苗——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谈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艾滋病防制科) 发布时间:2011-12-1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12 1 是世界艾滋病日。卫生部公布的信息显示,近年来,学生人群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显著增加。面对严峻形势,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抵御艾滋病?学校如何开展健康教育遏制艾滋病?如何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为此,记者专访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
  明确职责,建立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机制
  问: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艾滋病?
  答:今年5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教育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学生特点和当地艾滋病疫情特点及防控工作需要,加强对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宣传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预防和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传播。
  教育行政部门应研究制定推进本地区学校防艾教育有效开展的对策与措施,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同时,组织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支持,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及经费等;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国家及相关部门对学校防艾教育的政策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学校防艾教育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筹集预防艾滋病教育经费;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定期会商制度,共同研究制定推进本地区学校防艾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与措施;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国家应对艾滋病流行的政策与措施;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为学校开展防艾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提高认识,深入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问:学校如何开展健康教育遏制艾滋病?
  答:学校要将防艾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和年度考核内容,保障教学课时、教学材料、师资与经费,落实初中及以上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中等学校,要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到2015年,100%的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90%以上的学生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落实初中学段6个课时、高中学段4个课时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落实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个课时的专题讲座时间,通过专题教育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
  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网络教育等,全面普及预防艾滋病、禁毒、无偿献血、性与生殖健康等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在新生入学体检中要向每个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不少于一课时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   
  加强督促检查,增强教育的执行力
  问:如何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答:目前,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预防艾滋病教育还存在重视不够、教育面不足、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亟待提高等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及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今后要将其纳入督导评估体系。
  一是将各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预防艾滋病教育落实情况纳入教育、卫生督导评估及有关专项工作检查内容;二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与督促;三是及时反馈检查结果。检查结果要及时向受检查地区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反馈,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