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艾滋病防制艾滋病防制 

什么是同性恋?

信息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11-04-2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人主要倾向于或者持续地对社会中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员产生爱慕、爱情或性欲。同时,同性恋作为一种身分认同和社会标签,被同性恋者本身,或者社会其它成员广泛使用。同性恋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描述同性性行为,即同性成员间发生的性行为,而不管参与者的自我认同的性取向如何。同性恋,连同双性恋和异性恋,一起构成了异性恋-同性恋连续性谱的三大主要部分。
      同性恋(homsexuality)一词最初由一名匈牙利人1869年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后被德国学界接纳又被翻译成英文。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英国牛津大学精神病教科书的作者Gelder等人认为,同性恋一词是指对同性别的人产生性欲的意念和情感,而不论他们是否有明显的性行为。Walker在《牛津法律指南》中写到,同性恋是一个人和另一个同性别产生的性吸引,并导致身体接触和性快感。
      我国学者较为贴切地描述了同性恋的特点:同性恋是指对某一同性产生性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论有无明显的性行为;同性恋是指同性个体之间肉体亲昵的性行为;同性恋的特点是指向同性,即与同性个体发生真正的或想象的性行为;同性恋是指在思想中或实际行动中,更喜欢与同性个体发生性关系的癖好;同性恋是指有明显的同性性行为和同性爱慕等。国际学术界以《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为代表对同性恋的描述为:同性恋者是一个有着显著的、持久的、唯一的受同性性吸引,对同性有性渴望和性反应,寻求同性性活动并从中得到性满足的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