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5天的采访和拍摄活动中,摄制组通过采访江苏省中盖艾滋病项目办领导和项目成员、阳光医生代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等阳光医生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再现了南京市“阳光医生团队”诞生和发展的历程。
南京市自2008年中盖艾滋病项目开始实施以来,江苏省中盖艾滋病项目办和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在南京市进行了广泛动员,积极扶持社会组织(以下简称:CBO)申请成为项目实施机构,借助2009年中盖艾滋病项目提出建立“三位一体”感染者随访关怀模式的契机,在北京阳光宜生咨询服务中心的指导下,2010年建立南京市“阳光医生团队”。
我们的做法:一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履行承诺为出发点,尊重生命,是每一个医生的神圣职责。希望通过“阳光医生”,倡导医生的志愿精神,进而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性。二是政策倡导,搭建平台,建立机制。为使活动能顺利持续地开展下去,首先我们积极地与政府部门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其次,我们就感染者如何转介、工作如何无缝对接、建立机制进行充分讨论。为阳光医生搭建一个能施展身手的平台。三是培训宣传,与时俱进,遏制艾滋。四是沟通交流,消除歧视,构建和谐。一方面,通过媒体,开展反歧视宣传,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创造条件,交流座谈,密切阳光医生、感染者、CDC三者之间的联系。
阳光医生项目改变了南京市部分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歧视,2010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有两位阳光医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用“阳光医生”的身份表明了医护工作人员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在医护工作人群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11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收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两名医生的申请,他们愿意加入到“阳光医生”志愿者团队中去。这说明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反歧视已经开始从小部分医生慢慢渗入更多医护人群中。
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期间,南京市阳光医生志愿者为16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为其中1名女性感染者提供宫颈癌手术治疗,没有出现过病人就医被拒绝或推诿的情况。
我们的工作体会:随着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时间推移,许多艾滋病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也逐步完善,然而,与艾滋病预防控制整个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艾滋病和病人的社会歧视没有太大改变,尤其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受到的医疗歧视仍然严重,少数对艾滋病人医疗歧视的案例经媒体曝光后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成为了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强烈的不和谐的因素。
南京市“阳光医生”志愿者服务模式是针对艾滋病人的医疗需求所采取的一项人性化关怀救助措施,虽然是各大医院的医生自愿报名加入“阳光医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但阳光医生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离不开所工作的医院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公众和全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理解。因此,南京市“阳光医生”志愿者服务模式也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种探索,是在减少和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医疗歧视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阳光医生”志愿者的影响,让更多的医生加入到愿意为艾滋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行列,让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真正能够生活在阳光之下。
后记
江苏省卫生厅对南京市“阳光医生”志愿者服务模式所作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其他市借鉴南京的模式,改善当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就医环境,提高全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治疗关怀服务质量。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申请并获得了2011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支持,在徐州、盐城、镇江等三市开展“阳光医生”项目,江苏省卫生厅从省级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中为每个市提供1:1经费配套,并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阳光医生”志愿者服务模式虽然不是解决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医疗歧视最适当的方式,但在艾滋病的社会歧视还普遍存在的今天,至少可以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提供选择,随着“阳光医生”志愿者队伍的壮大,针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医疗歧视将减少直至消除,“阳光医生”志愿者服务也将成为艾滋病反歧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