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艾滋病防制艾滋病防制 

动物中的同性恋

信息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11-04-2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对人同性恋行为的调查结果其实最早源于对动物同性恋的研究结果,动物的性行为为人类的同性恋行为提供了许多旁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奥登.伍德等把许多果蝇放在一只3.8加仑的广口瓶内,雌性果蝇成群躲在瓶子的底部和顶部,而雄性果蝇却互相追逐着,似乎在进行狂欢。这些雄性果蝇首尾相连,围成一大圈或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蜿蜒移动着。它们一边移动,一边与队伍中的另一只果蝇磨擦着尾部,即进行交尾,同时嗡嗡地哼着动听的音乐。伍德认为,这就是果蝇的同性恋行为。他们将被怀疑是雄性果蝇同性恋基因的某个基因片断移植给了上述果蝇,结果证实这种基因的确是同性恋基因。
      对于同性恋、变性等异类现象,科学家们正试图从基因、从碱基对上找原因。只有从源头上找原因,对性指向的解释才能够做到比较全面和可信。
      对于同性恋、变性等异类现象,科学家们正试图从基因、从碱基对上找原因。只有从源头上找原因,对性指向的解释才能够做到比较全面和可信。
      不仅如此,动物学家的大量研究和调查更为人们揭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动物同性恋和双性恋世界。大部分公猕猴通常是追逐母猴进行交配的,但公猴之间也会产生同性恋。一个常被引用的很典型的现象是,一只猕猴王拥有“三宫六院” ,但它还不顾自己的身份,迷恋上一只长得很乖巧的公猕猴,与它相拥厮混在一起,而且把部下进贡的食物分给这只公猕猴吃。
      在调查羊的交配情况时,研究人员也发现,约有10%的公羊有典型的同性恋特征,它们对母羊的含情脉脉视而不见,却要找公羊进行恋爱和交配。有研究人员认为公羊中的这种同性恋比率与人类基本一致,这不能完全说是一种巧合。此外在老鼠、牛和加州雌鸥等其它动物中也有典型的同性恋和双性恋行为和趋向。对此一些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动物体内或大脑中的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有异常,因而造成了动物的同性恋,这同样是同性恋的一种生物学渊源。
分享到: